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!
2019-03-01 浏览量:391
本文洞察了欧楷不受待见的原因,点出了欧楷的现实意义,分析了写不好欧楷的关键点,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几条建议,欢迎喜欢欧体的书友们收藏~
一、欧楷为何不受待见?
曾经的入门必修,大展中极少见,大师们极少提及,独留我在《九成宫》中九转回肠愁绪满腔。
原因何在,且听我我慢慢道来。
第一, 时代不同了,那时候为了应付“高考”,应付“馆阁”,不写一手好楷书,入不了厅堂,所以写好楷书是必备的技能,欧楷又如此标准化,堪称楷书第一。现在呢?没有这个生态了。
第二, 欧楷堪称楷书极则,确实很难,稍有离谱,就显得很离谱,初学者容易顾此失彼,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能入其堂奥。正因为很较真,所以绝大部分学欧者,关注笔画形态结字形态,而忽略了书写性,所以描摹僵化。
第三, 从书法艺术的高度看,欧楷的娱乐性、抒情性都比较低。
第四, 就算你把《九成宫》写到能重影,又能怎样?这种要求极高的楷书,延展性比较差,柳体也属同类。所谓延展性差,是说从这里出发,很难走出一片广阔天地,相比之下,颜体、赵体则延展性比较好。
第五, 不仅是欧楷,无论什么楷,直至篆隶行草,你就算能重影,也不可能入大展,因为大展评估的是综合应用创造能力,而不是复印能力。你见过把《勤礼碑》写重影的人入展吗?就算临帖大展,你也入不了。
二、欧楷当然还有意义!
是的,正如上述,欧楷意义在降低,但不是没有意义;作为一种主流审美范式,它还是获得了大量的审美群体,很多匾额、中堂、条幅,用欧楷表达,养目提神。
说得再俗一点,用欧楷抄个经卷啥的,挂在画店里,不说卖个高价,对得起工本费还是没问题的;大多数书法启蒙还是选欧楷,做个老师也有些钱挣,饿不死。
所以啊,当你钟情于欧楷,倾力于欧楷,真的不要惶惑,而要重新审视与梳理欧楷本身和你自己的学习方法,理解越透彻,你自己就越安心越有信心。
三、写不好欧楷,很多人没注意这些关键点
1、上手就临写,没有做必要的准备,比如良好的工具体系的营造,较为周全的欧阳询及其系列书法的认知,对唐楷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无知。这样就会眼界狭隘,不能通透,碰到问题不容易有余地,不从容,不宽容。
2、 不注重、甚至没有意识到基本的控笔能力,基本点画形态的塑造能力,基本造型的分析解剖能力,这些基本的东西不具备,就去通临节临,在茫茫字海中遨游,当然会没有主线没有计划,会迷茫,会动摇。
3、过度关注笔画形态细节的塑造而不顾笔画之间的衔接与关联,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写字而不是在描字,所有的僵化呆板,都是这么造成的;书写性、节奏感,这些东西更为可贵,但是在精到笔画的诱惑下,我们把可贵的东西丢掉了。
四、学习欧体的正确“姿势”
欧字用笔以方为主,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,过分追求棱角,要注意方圆结合,圆处用"揉笔"处理,会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以横为例,收笔时轻顿之后,毛笔轻轻提起,但不离开纸,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,尔后回锋收笔。动作虽小,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。
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、横折的折处、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,都带有圆意,都可用"揉笔"。
1、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。初临欧字,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,诸如横、竖的两头重,中间轻等,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。
比如垂露竖:一种是两头重,中间轻,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,如"中"字等;还有一种是起笔轻,行笔较细,收笔重,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,如"涧","国"字的左竖等,力求多变。
"察之者尚精,拟之者贵似",仔细观察,细处着眼,写出细微变化,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。
2、要收得住,但还要放得开。欧字的确中宫紧收,工整严谨,但也须有"疏可走马"之处,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,敢于伸展,如"九","成"二字的钩画,极力放开,对比强烈,不能写得缩手缩脚。
字字有"险"处,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"平"、"均"。横画很少有水平的,上斜得厉害,但通过其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,如"怀"字,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。
打破常规的处理,让该居中的偏侧,如"宫"的第一点,"千"的中竖等;应错开的却对齐,如:"长"的两竖等。看似平整的楷书,通过"险"的结体变化,使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。
3、虚实要得当。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,诸如"雨","门"等字的方框,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"焊死",要留有空隙,与室必有门窗一般,取透气之意,避免沉闷。
也有一些喜欢欧体同学疑惑,楷书入门可以从欧体开始吗?
其实习书从哪种字体入门并没有固定“法则”,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喜欢哪种字体,因为爱好才是练字的根本动力,各位书友加油!
如果大家对欧体有更多理解或者看法,欢迎留言讨论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