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注册
已有账号? 立即登录
立即注册
会员登录

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!

姓名:
手机号:
邮箱:
留言内容:
当前位置:首页 > 书之林资讯 > “天下三大行书”——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

“天下三大行书”——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

2019-07-09 浏览量:1073 分享

天下三大行书,东晋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唐代颜真卿《祭侄稿》、宋代苏轼的《寒食帖》合称为“天下三大行书”。

《兰亭序》是雅士的风格,《祭侄稿》是圣哲的风格,《寒食帖》是学士的风格。它们先后媲美,各领风骚,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。

一、《兰亭序》


《兰亭序》为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,记述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(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)盛游之事。

《兰亭序》原文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

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
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!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
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”


通篇遒媚飘逸,字字精妙,点画犹如舞蹈,有如神人相助而成,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。用笔以中锋为主,间有侧锋,笔画之间的萦带,纤细轻盈,或笔断而意连,提按顿挫一任自然,整体布局天机错落,具有潇洒流丽、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。

二、《祭侄稿》

《祭侄稿》是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,追叙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,坚决抵抗,导致“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”的悲剧。颜季明为颜真卿侄子,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,他往返于常山、平原之间,传递消息,使两郡联结,共同效忠王朝。常山郡失陷后,季明横遭杀戮,归葬时仅存头颅。颜真卿找到侄子头颅后,在悲愤相交中写下《祭侄文稿》。


《祭侄稿》原文:“维乾元元年,岁次戊戌九月,庚午朔三日壬申。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。蒲州刺史。上轻车都尉。丹阳县开国侯真卿。以清酌庶羞。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:

惟尔挺生。夙标幼德。宗庙瑚璉。阶庭兰玉。每慰人心。方期戩穀。何图逆贼开衅。称兵犯顺。尔父竭诚。常山作郡。余时受命。亦在平原。仁兄爱我。俾尔传言。尔既归止。爰开土门。土门既开。凶威大蹙。(“贼臣拥眾不救”涂去)。贼臣不救。孤城围逼。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。天不悔祸。谁為荼毒,念尔遘残。百身何赎。呜乎哀哉!吾承天泽。移牧河关。泉明比者。再陷常山。携尔首櫬。及兹同还。抚念摧切。震悼心顏。方俟远日。卜尔幽宅。魂而有知。无嗟久客。呜呼哀哉尚饗。”


此稿笔毫在麻纸上摩擦,墨色时枯时浓,字形大小不一,章法聚散开合。厚重处,浑朴苍穆,如黄钟大吕;细劲处,筋骨凝练,如金风秋鹰;转折处,或化繁为简、遒丽自然,或杀笔狠重,戛然而止;连绵处,笔圆意赅,痛快淋漓,似大河直下,一泻千里。

三、《寒食帖》

《寒食帖》又名《黄州寒食诗帖》或《黄州寒食帖》。是苏轼因宋朝文字狱,被贬黄州第二年撰诗并书写。《寒食帖》历经明代书法家董其昌、清代诗词大家纳兰性德、乾隆皇帝等人收藏,后来在19世纪的战火中幸存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
《寒食帖》原文:“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,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卧闻海棠花,泥污燕支雪。闇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。何殊病少年,病起须已白”、“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不已。小屋如渔舟,蒙蒙水云里。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那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。君门深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


全帖129字,开篇行文工整,书写平缓,字体端正;到了中间部分,字体变大,笔画变粗,笔势急促,行文紧凑;到了结尾,逐渐回归开篇的平缓,端正。从整体布局上看,书法讲究布白守黑,错落有致,开合启承。

这三大行书不仅有深厚的书法技巧,而且字字皆为作者的情深意切之作,让人读来为之正气打动、为之深情感动。艺术能优美而不失含蓄地表达人的情感,这大概就是艺术的价值。